我們的伊始

我們的伊始 更認識我們 我們的會祖 戴格蘭修女 聖保祿大家庭 家庭共聚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九節

第十節

第十一節

第十二節

第十三節

第十四節

第十五節

第十六節

第十七節

第十八節

第十九節

第二十節

第二十一節

第二十二節

第二十三節

第二十四節

我們的伊始

1923 - 1925

由賈卡鐸神父細述

見過我們和認識我們的人會知道我們在香港的使命。但一百年前,我們的開始並不是這樣的。但是天主的計劃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引人入勝。因此我們想帶您回到一個世紀前,看看第一代聖保祿教女的生活是怎樣的。

我們的會祖是來自意大利北部阿爾巴的雅培理神父。他的年輕追隨者稱他為「神學家」。他確實是天主的人,並且是早期神職人員中的神學家。他們對天主的信賴和對雅培理神父的完全信任是非常感人和鼓舞人心的故事。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這種信念。

聖保祿孝女會

第一章


與聖保祿會相比,聖保祿孝女會的開始更卑微和隱蔽。孝女會誕生時,也是寂寂無聞,沒有名字和屬於自己的地方。麥子是最細小的穀物之一 …。

















第二節


為能完成為軍人 … 的工作,她們招收了一些女孩,工資按縫紉量計算。

聖保祿孝女會開始時有三名核心成員,她們一同工作及參與彌撒。那時她們沒有可供大家一同居住的會院,故未能度團體生活。每天,她們來到工作室,工作完畢後各自回家。她們三人全來自阿爾巴。她們教導較年輕的女孩,亦負責工作室的運作。三人之一是安琪拉•包菲小姐,一位有人生歷練,曾經歷不少傷痛的年輕女士。她是阿爾巴的卡利薩諾公司的員工,所以她上午需要上班,下午則在工作室服務。她見證聖保祿孝女會的誕生,並在團體七年之久。

另外兩位年輕女子正培養意向與渴求 – 加入即將誕生的團體。結果是一位沒有加入;另一位則加入後八個月便退出,現從事以女性為對象的使徒工作,成績卓著。

年輕的戴格蘭

1915615,「小工人印刷學校」成立一年後,聖保祿孝女會的雛形出現,那時稱為「婦女工作室」

「神學家」的構思清晰,方向明確,旁觀者卻不明白此新修道團體的主導思想聖保祿孝女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成員能致力於「優良書刊」的出版工作開始時,她們沒有印刷工場,而是為軍用物資供應商縫製軍服……。孝女會的出現引來目光如豆的世人許多閒言閒語。俗世是愚昧的,縱使他自以為掌握自己的所言所行。「婦女工作室設於賈科米一家於拉思卡廣場的舊居,「印刷學校」的男孩剛遷出該處

古老印刷機

(UCBS﹝L’Unione Cooperatori Buona Stampa

 《保祿會贊助員通訊》﹞,1923年6月21日,頁8)

軍服

與此同時,天主在人心內發言,幫助其他人明白祂對此新生團體所持的仍非確實可見的願景。到月底,另一位想成為「優良書刊」的修女的年輕女子加入,她就是德蘭•梅而珞(Teresa Merlo),聖保祿的女兒稱她為戴格蘭(Thecla),目前是聖保祿大家庭(包括成人和小孩)的領導者。

她對早期的團體充滿美好回憶:

我首次與「神學家」見面時,他告訴我有一個新的女性團體,

成員將度修道生活,但是目前她們縫製軍衣,我聽後非常雀躍。

由於團體未有自己的會院,戴格蘭與包菲小姐同住。有個多月的時間,羽翼未豐的「女兒」在大堆的軍衣及隆隆的縫紉機聲中,共度時光。由於工作室所在的房間從前是印刷學校的男孩使用,她們不禁想,有時也彼此說:「天曉得我們何時才能開始印刷工作。」不過她們也只是說說而已。天主並不急進,點滴累積可成江河。

在團體成立的初期,有些元素比使命更重要:謙遜與神修。天主善於引導任憑祂帶領的人,祂不要其計劃一蹴而就。至於其他方面,對於首批聖保祿的女兒來說,最重要的是準備好興建會院所需的材料;為天主提供有利團體建設及工作的元素。現今的聖保祿女兒仍持此想法。


UCBS,1923年7月20日,頁16)

第三節


聖保祿孝女會的首批成員有一個月沒有屬於團體的地方。同一期間,她們專注於自己的神修培育。女性蒙召參與「優良書刊」的事工作為修道聖召是創新的,正如婦女參與印刷出版工作也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天主就是一位創造者。

每天早上,這班年輕女子到聖達米盎堂參與感恩聖祭。另外,堂區的牧者基愛沙神父指導四人作默想。下午,她們朝拜聖體。「神學家」雅培理神父每星期一次給她們講話,指導她們。於是她們的神修誕生:天主創造,使其成長。

她們的工作不變,由於雅培理神父負責會院的運作,她們就縫製軍服的問題不斷向他求助。因此雅培理神父除了是修院修生的靈修輔導,要妥善照顧天主交託於他的新兒子外,還要抽時間解決軍服的問題。

與此同時,天主為聖保祿的女兒準備了一所房子:可以將工作室和她們的住處集中在一起的一個位於學院路四號的租賃單位。將工作室和住處集中在同一地方是明智的決定。她們在此新居居住了三年。新居的面積頗大,她們可以按新會院的精神開展工作。遷入此會院是聖保祿的女兒的使徒工作──仍被稱為「婦女工作室」──的第二個歷史性階段的開始。

她們的新事工是開設了名為「新書店」(New Book Shop)的小店,售賣書籍和宗教物品。書店非常成功,可說是團體的使徒工作的里程碑──一項實驗,卻成為後來在各地設立的書店的雛形。書店特別是為協助堂區司鐸的信徒靈修培育工作而設,最終得以推廣至世界各地。


(SPSan Paolo《聖保祿》﹞,1923年8月,頁17-18)

雅培理神父

                第四節


1915年9月,年輕的克萊利亞•卡利亞加入團體。她純真善良,充滿活力。她被指派打點印刷學校的廚房,及協助包菲太太操持家務。她在團體三年,與直接參與使徒工作的成員一同努力。在聖保祿的女兒決定將自己奉獻予「優良書刊」此事工的前夕,卡利亞蒙主寵召,回歸天鄉。她是聖保祿孝女會奉獻予天主的第一朵綻放的花兒及團體的初果。她是第一顆茁壯成長的種子,而且結果纍纍。

對這天主逐步建立的新年輕女子團體,雅培理神父花更多時間去直接照顧。每天大清早,他便來到給她們講道,指導她們默想,然後匆匆返回修院,參與神職人員早上的禮儀。

接著她們開展了延續至今的另一工作──摺疊和釘裝教理書。印刷學校大量印製教理書,以優惠的價錢售予堂區神父。聖保祿的女兒盡量撥出時間,摺疊、釘裝和包裝這些教理書,然後將書運出。

她們已不再縫製軍服,然而工作室仍然運作,招收一些想學習縫紉的女孩。現今回望昔日,我們可更清晰看見當時的一些決定,或一些起先看似不確定,因而未有全心投入的舉措,實在是明智的,而且蘊含天主的美善。這班懷著信德前行的年輕女子是幸運的,最終能高唱凱歌。

那時所有聖保祿孝女會的成員與聖達米盎堂的教理講授聯盟關係密切,她們出席由基愛沙神父教授的教理講授訓練班,並通過考試,獲發教理講授員的證書,繼而在堂區教授兒童道理。她們一步步向目標前進,而天主藉著這一切孕育出「優良書刊」這批新傳教士。

她們與聖達米盎堂的其他教理講授員,一同出席主日的活動,參與每月的避靜及作週年神操。

教理書除了有耶穌的聖道之外,亦加入重要的祈禱文,令內容更豐富,充滿恩寵。


(SP,1923年9月22日,頁20)


(下一節 …)

Established in 1905; in Hong Kong since 1978.

修會成立於1905年;1978年抵達香港

中文 English

聖保祿書局地址:香港九龍彌敦道750號始創中心340室(太子地鐵站B2出口)  電話:9127 9624  服務時間:星期一 下午12-6 時; 星期二至日 下午12-7 時


Copyright © Daughters of St Paul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主頁 關於我們 聖保祿書局 使徒工作 聖保祿贊助會 分享共勉 聯絡我們
Daughters of St Paul 聖保祿孝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