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走出你的哀慟
作者: 盧珊南 譯者:田毓英
English Summary by Karen Lee
It is been 3 months 22 days since my dearest Mother passed away. I am the spoiled child in my family, When my mother was still alived, I always argued with her. After she passed away, I feel very sorry for what I had done to my mother. It is too late to say "Sorry" to my Mother even though I found my behaviour to be wrong at this moment.
On 5 May 2015 at 2:16 AM, my mother, Rosa Ng, had passed away. Aged 63.
I have been joined Catholic Family with my daddy for nearly 4 months since mother passed away. Thanks for God's blessing, we met so many new friends. Me and Daddy started to experience the words taught by God since mother is gone. I had a chance to join "Reading Festival" launched by the Daughters of St Paul. The words "Forgive us our sins as we forgive those who sin against us" (page 80) inspired me lots. It can guide me to learn how to escapt my sadness from mother's death. The book repeatedly reminded me that how to "forgive" myself. "If mother were still alive, she will..." That question have always been left on my mind after mother is gone.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if we can predict the future. The fact tell us that: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change the past and predict the future. We cannot know God's plan behind every person on earth. I then know only "present" is the stuff we can manage.
李家華的讀後感
題目:「如果……」
「如果那天晚上我沒有跑去浴室洗澡……便可以看到媽媽最後一面了……」
2015年5月5日零晨1時57分,如常下班回家,放下背包,便跑到浴室洗澡。
不知從哪時開始,每時每刻都有看手機的習慣,哪管是飯前飯後、等公車時、甚至是上廁所前,拿起手機看看已成習慣……喔!手機畫面乾乾淨淨,沒有訊息、沒有未接來電、沒有程式更新通知,踏進屋內這一刻,是零晨1時58分,更重要的是,沒「隱藏號碼」的來電!當下鬆了一口氣,心裡暗呼:「又過一關,無事!」便如常跑到浴室洗澡。
零晨2時左右,洗澡後步出客廳,又看看手機,看到手機屏幕總共有七個「隱藏號碼」的未接來電,及一個爸爸打來的電話,心知不妙,馬上回電給爸爸……電話另一方傳來爸爸的一句話:「媽媽走了!亅
天!當時屋內空無一人,我不記得當時自己的反應是如何,我只記得,收到爸爸的電話後,腦內一片空白,然後一支箭似的跑到屋外,跑到旺角街頭,一邊哭,一邊跑,一面打電話給舅舅,告訴他:「媽媽走……」可能當時自己情緒大激動,不知道自己說了甚麼話,甚至舅舅問我現在身在何處,我都答不出來⋯⋯
……突然傳來舅舅怒吼的聲音:「冷靜!你咁樣冇用架!」我果然真的冷靜下來,心裡有把聲音告訴我:「看媽媽最後一面!」對!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走到旺角道,正在有一輛的士停泊在路邊,上到的士後,喃喃地說:「媽咪等我!」
當時是零晨,所有病房都關上燈,只是媽媽的床邊,燈是亮著的,我走近媽媽床邊,只是呆呆地站著,她睡著了,與平日的臉容無異,接著護士也走近我的身旁,輕輕地拍我的背,告訴我她已經在零晨2時16分過世了,死前沒有很大的痛苦,安詳地離世了……
我不敢哭,用手掩蓋著自己的嘴巴,儘量不讓自己出聲,我怕一哭就「收不到科」,我怕……吵醒隔鄰床的婆婆,我怕……別人看到我哭的「衰相」……此刻,我應該放聲大哭,但為何我只會掩著嘴巴,我也不知為甚麼……
「媽媽,謝謝你帶我來到這個世界,謝謝你,你休息一下,呢個家我會幫你睇住了!」
一邊說,眼淚就掉落媽媽的臉龐,擦掉了,又掉下來,過了零晨2時半,我撫摸著媽媽的頭,還有熱力,雖然醫學上她已經死了,但我當時能夠清楚地聽到很輕很輕的「喔」一聲從她的喉嚨發出……她還未死……
這是我最後聽到媽媽的聲音……
這晚我沒有離開過媽媽的身體,她……已沒有心跳了,但我仍然一直抱著她,握著她的手,我就是從小就握著這對粗糙的、硬硬的、又溫暖的手長大,到了零晨3時,她的頭已開始變冷了,再過一會,我再撫摸她的頭、手,已經變得完全冰冷了,媽媽,就這樣輕輕地走了!
之後爸爸、舅父都相繼趕到來醫院,當媽媽的遺體移送到殮房後,天色已亮,返家途中,眾人多麼希望眼前一切都是夢,由我下班後的10個小時內,經歷了媽媽的死亡、辦理媽媽死亡證、辦理媽媽的喪事,媽媽,還未和我們說聲再見,就走了。面對死亡,原來我是如此無力……
當職員在媽媽的身份證上釘了一個孔的時候,我亦正式成為沒有媽媽的人,辦理好媽媽的事情後,已是2015年5月5日下午黃昏時刻,媽媽,再看不到日落了,這種感覺,委實很痛、很痛。
自從媽媽患病之後,我每時每刻都有看手機的習慣,這個習慣已有三年多了,尤其我要每時每刻都要留意手機有沒有「隱藏號碼」的來電--因為從醫院打來的電話,一般都是沒有來電顯示的,一看到這類號碼,有80%以上均是醫生、護士傳來的聲音:「請問你是否伍葉娟的女兒……」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就是通知我媽媽將會出院的消息,不好的,則是:「伍葉娟的情況轉差了……」每一個來電,我都會抓緊時間去聽……即使我是很怕按下那個綠色的接電話按鈕……惟獨是2015年5月5日,從踏進家門到洗澡這「十六分鐘」⋯⋯
為何我會錯過了……這七個「隱藏號碼」的來電……我無法原諒自己⋯⋯
「如果時間可以停下來就就好了……」那我可以永遠捉著媽媽的手!
癌症奪去了媽媽,我曾經抱怨為甚麼選中媽媽,如此一個好人,沒有不良嗜好,為何會……但我知道抱怨並不會為我們帶來任何好事的時候,我和媽媽便決心一齊面對日後的挑戰,膽管癌,媽媽得了這個可怕的癌症,癌症本身是一個可怕的病,但膽管癌更是一種可怕的癌症,醫生說這個癌症,基本上不能根治,化療亦只會延長生命,直到今年年頭,連二線治療也控制不了她的癌細胞擴散,這個結局,也是必然的。只是媽媽真的向我們告別的時候,也未能接受這一刻的到來而已……
「如果……媽媽就不會……」
媽媽死後,腦內時時刻刻彈出「如果」兩字,我對媽媽是充滿歉意的,因為我不是一個好女兒,常常激怒媽媽,患病後的媽媽,情緒起伏很大,但我似乎不察覺到這一點,故常常和她吵嘴。
「如果……5月4日我沒有去上班……就可以見到媽媽最後一面……」
「如果……我早發現這點,我是否會對她說一些好聽的話……」
「如果……我早知明天再看不到媽媽,我就不會向她發脾氣……」
「如果……媽媽可以活多十年,她可以看到我結婚、生子、事業有成……」
「如果……媽媽還活多幾年,母女二人可以一同去歐洲旅行,坐在酒巴喝喝酒,有老外向我們搭訕,然後母女二人將酒杯擲向半空……酒杯掉下來,剛好掉中老外的光頭……」
「如果……」
如果……一切都是如果,如果上述的事可以發生,結果就會不一樣了,因此,在媽媽死後我不斷地問「如果」、「如果」,每當我腦內想著一些「如果」之後,有一秒間,我是感到有些微「開心」,心裡好像好過一點,但接著下來的幾秒,眼淚就掉下來了,我很清楚明白,她人已經不在,這些「如果」根本未曾亦不可能發生,一切只是我的想像,麻醉自己幾秒鐘,想像媽媽還在,我以爲會令自己好過一點,但結果當然相反。
媽媽如今安葬在柴灣天主教墳場,於3D地段,而在10年前過世的外婆,則安葬在3B地段,看著媽媽的遺照,心裡泛起不少與媽媽及婆婆往日的回憶,大家偶有吵嘴的時刻,但大部分回憶都是美好的,媽媽與外婆的墳前均可看到興華二邨--外婆的家,那是我出生之後,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去探望外婆,對我而言,那是我另外一個家,如今看到景物依舊,物事人非,腦內不斷湧現每塊回憶的碎片,每塊碎片形成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圖畫,那是屬於我和媽媽及外婆的回憶,這些實實在在的回憶碎片,反能撫平我心中的悲傷,舊日溫暖的愛頓時湧上心頭。
因為讀書節,我有機會看到《走出你的哀慟》這本書,對於我這位連慕道班也未入學的人,不能說出很艱深的道理來,但整本書最觸動我的幾句話,就是 「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抓住罪惡感不放就是禁止寬恕⋯⋯」(頁80),媽媽過世後,聖堂的弟兄姊妹和神父均告訴我,媽媽已在天堂安息了,不再受病魔折騰,我應該放下⋯⋯
「今天的你,不要再堅持帶著已經不存在的、以前的你那時的罪惡感過日子。」(書中第七節,頁79)
眼前墓碑如魚貫列,每位死者都有各自的故事,我想,總有一天,我會走相同的路吧!我不知自己是否已經走出了哀慟,但我下了決心,今後將會把一切交託給天主,為了媽媽,我會努力原諒自己的不是,不會在悔恨中行走餘下的路,因為這是沒有用處,只會讓我感到更消極,我相信將有更多事情待我去完成,媽媽未走完的路,就讓我來完成吧!
走出哀慟,我會努力走出哀慟,雖然現在,心仍是痛,但為了走完餘下的路,我必須放下心𥚃的石頭,才能走下去,所以今後,我會開始學會禱告、將痛苦交給天主⋯⋯重新出發。
媽媽、外婆,請在天堂守護我和爸爸!
各位弟兄姊妹,今後請多多指教!
我們會再見面的,媽媽!